王耀武是一位慈爱的父亲利好优配,言辞温和,总是微笑着与孩子们玩耍。作为王耀武唯一的女儿,王鲁云从小就深切体会到了父亲的爱。
王鲁云回忆起父亲的形象时,总是觉得父亲既有温和的一面,又在战场上展现出完全不同的另一面。她记得父亲每次回家时,总是第一时间抱起她,而她也是他最珍视的孩子。尽管王耀武常年征战在外,他总能记得给王鲁云送上生日礼物,即使不能亲自回来。
王耀武是一位严格的军人,这种严格也延续到了家庭生活中。他要求自己做到最好,也要求家人做到不偏不倚,尽量过朴素的生活。王鲁云回忆说:“父亲虽然偶尔会为生活开辟财路,但他从未贪图奢华。”他从不容忍家人打牌,他认为,远在战场上的士兵在为国家浴血奋战,而家人不应该在背后过得逍遥自在。一次,王鲁云无意中提到母亲没有打牌,结果引发了父亲与母亲的一场争执。
展开剩余72%在父母的婚姻中,王耀武与妻子郑宜兰的感情一直和睦,他从未有过拈花惹草的举动。王鲁云记得,父亲不止一次感叹战场上的悲痛,尤其是当下属牺牲时,父亲总是悲痛不已。
王耀武的名声是在抗日战争中建立的,他的战绩和声望为他赢得了许多荣誉。然而,当解放战争爆发后,王耀武的内心发生了剧烈的变化。他对内战感到迷茫和无奈,常对妻子说:“这一腔热血竟洒何地?”他并不愿意按照上级的命令发动内战,但又不得不服从。王鲁云记得那时父亲的愁容。
1946年,王耀武带着家人来到了山东济南,这一年,王鲁云在济南度过了短短的一年小学生活。山东的战局变化迅速利好优配,王耀武很快预见到国民党的失败。在解放军逼近时,他提前安排家人前往青岛避难。随着局势不断恶化,王耀武的家人又转移到上海。
在上海期间,王鲁云听到了父亲被俘的消息。她回忆说:“那时我们比报纸早一天收到消息,父亲的嘱托也一同送来了——叫我们去香港,不要去台湾。”自此,王鲁云与母亲前往香港生活,而王耀武则被关押在功德林监狱,开始了长达十年的改造生活。王鲁云感伤地回忆道:“1948年之后,我们与父亲断了联系,直到1959年才开始给他写信。”
1959年,王耀武获得特赦,周总理关心他的情况,特意派人到香港寻找王鲁云一家的下落。终于,王鲁云和父亲重逢,时隔17年,父女再次见面,彼此已经物是人非。那时,王鲁云特意请父亲吃饭,还买了些生活用品。王耀武关切地问起女儿的情况,尤其关心她是否结婚,是否有男孩。在这次短短的一周相聚中,王鲁云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王耀武因帕金森病的困扰,在离别前特别委托王鲁云为他购买药品。
与父亲重逢后,王鲁云回到香港,将父亲的情况告诉母亲郑宜兰。郑宜兰决定与王耀武离婚,以便王耀武能更好地在北京生活。离婚后,王耀武结婚了,娶了教师吴伯伦。1968年,王耀武因病去世。
王耀武的六个儿子中,一些已去世,另一些去了哥斯达黎加,只有王鲁云留在香港。她继承了父亲的志向,致力于促进大陆、香港和台湾之间的经济互动。2006年,王鲁云在美国斯坦福大学设立了“王耀武将军奖学金”,奖学金优先发放给中国大陆的留学生,也考虑香港和台湾的学生。王耀武的外孙女黄惠珍也曾担任山东省两届政协委员,这令王耀武在天之灵感到欣慰。
尽管王耀武已经去世多年,但他所留下的精神和影响仍深深刻在家人心中。
发布于:天津市信钰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